期權是交易雙方關于未來買賣權利達成的合約。就股票期權來說,期權的買方(權利方)通過向賣方(義務方)支付一定的費用(權利金),獲得一種權利,即有權在約定的時間以約定的價格向期權賣方買入或賣出約定數(shù)量的特定股票或ETF 。當然,買方(權利方)也可以選擇放棄行使權利。如果買方?jīng)Q定行使權利,賣方就有義務配合。
期貨合約,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(tǒng)一制定的、規(guī)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(shù)量和質量的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。
個股期權與期貨合約的區(qū)別有以下幾方面:
(1)、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同:
個股期權合約是非對稱性的合約,期權的買方只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,賣方只承擔義務而不享有權利;期貨合約當事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,也就是說在合約到期時,持有人必須按照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標的物(或進行現(xiàn)金結算)。
(2)、收益風險不同:
在期權交易中,投資者的風險和收益是不對稱的。具體為,期權買方承擔有限風險(即損失權利金的風險)而盈利則有可能是無限的,期權賣方享有有限的收益(以所獲得權利金為限)而其潛在風險可能無限;期貨合約當事人雙方承擔的盈虧風險是對稱的。
(3)、保證金制度不同:
在個股期權交易中,期權賣方應當支付保證金,而期權買方無需支付保證金;在期貨交易中,無論是多頭還是空頭,持有人都需要以一定的保證金作為抵押。
(4)、套期保值與盈利性的權衡:
投資者利用個股期權進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,在鎖定管理風險的同時,還預留進一步盈利的空間,即標的股票價格往不利方向運動時可及時鎖定風險,往有利方向運動時又可以獲取盈利;投資者利用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,在規(guī)避不利風險的同時也放棄了收益變動增長的可能。
權證是指標的證券發(fā)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發(fā)行的,約定持有人在規(guī)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,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(fā)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,或以現(xiàn)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。
個股期權與權證的區(qū)別有:
(1)、性質不同:
個股期權是由交易所設計的標準化合約;權證是非標準化合約,由發(fā)行人確定合約要素,除上市公司和證券公司獨立創(chuàng)設外,還可以作為可分離債的一部分一起發(fā)行。
(2)、發(fā)行主體不同:
個股期權沒有發(fā)行人,每位市場參與者在有足夠保證金的前提下都可以是期權的賣方;權證的發(fā)行主體主要是上市公司、證券公司或大股東等第三方。
(3)、持倉類型不同:
在個股期權交易中,投資者既可以開倉買入期權,也可以開倉賣出期權;對于權證,投資者只能買入。
(4)、履約擔保不同:
期權交易的賣出開倉一方因承擔義務需要繳納保證金(保證金數(shù)額隨著標的證券市值變動而變動);權證交易中發(fā)行人以其資產或信用擔保履行。
(5)、行權后效果不同:
認購期權或認沽期權的行權,僅是資產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相互轉移,不影響上市公司的實際流通總股本數(shù);對于上市公司創(chuàng)設的權證,當認購權證行權時,其發(fā)行公司必須按照認購權證上規(guī)定的股份數(shù)目增發(fā)新的股票份數(shù),也就是說認購權證每被執(zhí)行一次,該公司的實際流通總股本數(shù)都會增加。
無論是個股期權還是權證,您只要支付一定的權利金,就有權在規(guī)定時間按約定價格買入或者賣出標的證券,從這個角度來講,兩者確有相似之處。但實際上它們的區(qū)別很多,我們下面就為您介紹一下。
首先是發(fā)行主體不同。個股期權沒有發(fā)行人,每一位投資者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成為期權的賣方,因此理論上期權合約的供給量是無窮的,更不容易被操縱;權證通常由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以及證券公司等第三方發(fā)行,以其資產或信用擔保,因此權證的供給量是有限的。
其次是合約特點不同。個股期權合約是標準化合約,不同期權合約的條款基本相同,包括行權價、行權方式、到期時間等在內統(tǒng)一由交易所確定,相對更加規(guī)范;權證是非標準化的合約,合約要素由發(fā)行人決定,不同權證之間差異較大。
最后是持倉類型不同。個股期權的交易方式比權證更靈活,如果您判斷未來標的證券要上漲,既可以買入認購期權,也可以賣出認沽期權;如果您判斷未來標的證券要下跌,既可以買入認沽期權,也可以賣出認購期權。也就是說,對于同一只個股期權產品,您既可以當買方,也可以當賣方。這意味著,在有足夠保證金的前提下,您可以在不持有期權的情況下,直接開倉賣出期權。但就權證交易而言,如果判斷未來標的證券要上漲,您只能買入認購權證;如果判斷未來標的證券要下跌,您只能買入認沽權證。您如果沒有權證持倉,就無法賣出權證。
因此,個股期權與權證相比,具有抗操縱性更好、標準化程度更高、交易方式更靈活等特點,是您套期保值、規(guī)避風險的有效工具。
您提到的其實就是保護性認沽期權。這種策略是指當您持有某種股票時,搭配購買以該股票作為合約標的的認沽期權。這樣一來,不管股票下跌得多么劇烈,到期日時您都可以按照約定的行權價出售該股票。
止損訂單的優(yōu)點是無限的有效期和無成本,缺點則是不能保護遠離最大風險。如果您選擇運用止損訂單,在一定期間內,股票價格可能跌落至止損價格及以下水平后,又迅速反彈再創(chuàng)新高,不利于實現(xiàn)您預期的投資目標。
保護性認沽期權可以避免上述問題。在一定期間內,只要有與股票頭寸匹配的認沽期權在手,您持有股票的風險就有限。保護性認沽期權的缺點則是有限的有效期和成本,當您采用保護性認沽期權時同樣可能面臨不利局面,比如在認沽期權到期失效之后,股票價格才發(fā)生下跌,這時認沽期權就發(fā)揮不了預期的作用。
總的來說,止損訂單體現(xiàn)的是價格依賴,認沽期權體現(xiàn)的是時間依賴。不能簡單說它們孰優(yōu)孰劣,只是提供了不同選擇,您可以結合投資目標和具體情況進行合理選擇。
免責聲明
該內容僅為投資者教育之目的,不構成對投資者的任何投資建議。投資者不應當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依據(jù)該等信息做出投資決策。對于投資者依據(jù)該內容進行投資所造成的一切損失,東方財富證券不承擔任何責任。